哲学篇
常道
无所不在谓之道,自其所得谓之德。(道是普遍的原理,德是自己的行动。)
道可道,不知道的东西也可以去研究它,研究它的性质和意义。
就像根号2大家不知道它的精确解,但是可以知道它的性质。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。
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,惚兮恍兮,其中有物。
韩非:道是万物之所然,万理之所稽。(规律的规律)
有生于无
无,名天地之始。有,名万物之母。
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中国女排冠军,郎平指导是无,得冠军是有。杯子用的是无,房子修的是墙,住的是无。
反者道之动
吾言甚易知,甚易行。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。(怨言)
老子认为是循环的,
将欲取之,必先予之。
车辆撞着翻栏杆行人,也要赔钱。其实是害了更多的行人。
责人容易责己难
知 不知 上,不知 知 病。
我讲得不一定对,现在认为自己讲的是对的,未来肯定不对。
大成若缺,大家不要互相颠覆,就像世界杯现场看和在家直播,各有各的好处。
非有公是——换位思考
老子偏理论,没什么例子,但是只讲道理。庄子偏向事例。
天下非有公是也,而各是其所是。
太阳绕地球还是地球绕太阳。庄子变蝴蝶还是蝴蝶变庄子。
人长期泡水要生病,泥鳅离了水反而要干死。各有各的活法,因此需要换位思考,不要把你的是非强加于别人。
道家与科学
科学:墨子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哥德尔不完备证明,是不是有限次增加后,能证明所有结论,答案是否定的。
故常无欲以观其妙,常有欲以观其徼(边界)。 有一利必有一害。
屠龙之技,比喻没有意义的技巧,伽利略造钟表,就是看教堂的摆动。
(1)道法自然,不信神仙。
(2)玄之又玄,清醒认识到人类认识规律的困难。
(3)无欲观其妙,有欲观其徼,对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定位有指导意义。
无为而治
太上不知有之,最好的管理是不知道有人在管理,太阳系是谁在管理?万有引力定律。
由规律自己来管理,大禹疏导水流。都江堰水利工程。
(1)鱼嘴分水提,外江泄洪排沙,内江引水灌溉。
(2)飞沙堰,进入内江的过量洪水和沙石排入外江
(3)宝瓶口,内江的水由此送入成都平原
表层水流向凹岸,即内江,底层水流向凸岸,即外江。
交通几乎不需要交警,体育比赛裁判只是辅助。
不是不管理,而是顺其自然,让规律去管理,
圣人不死,大盗不止
对仁义道德的强烈批判,冷眼热心。
窃钩者诛,窃国者诸侯。一将功成万骨枯,产生乱的/大盗的根源,就是老想着去建功立业,老想着去整别人。
大道废,有仁义。智慧出,有大伪。六亲不和,有孝慈。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为什么需要仁义、忠臣、孝慈?是因为你乱套了,指明了原因,孔子讲的是解决的方法。
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。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。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
儒家提倡仁义道德,劝说人民服从统治者。老子和庄子站在老百姓立场,指出产生大盗的根源是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。
上德不德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按照规律来行动,就是德。道是普遍规律,德是行为。
与其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与其誉尧而非桀,不如两忘而化其道。
对于统治者无所谓,只要用道来约束人民就行。
德”不需要另外炒作,只要按照“道”做好事造福于人,有了效果,就是功德无量。做好事时只要想到如何有利于人,就是最高的道德,不需要另立标准来鉴定是不是道德。
逍遥游
鲲鹏展翅九万里,翻动扶摇羊角。有待,自由依赖于约束,依赖于客观规律。
为而不争
真正努力的人都不争名,反而会做出成绩来。
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干活时只想到怎样把活干好,某一天好处就突然降临了。
那些争得头破血流的,都没得到。
功成身退天之道
孙叔敖,给子孙留一块最差的土地,这样没人来掠夺。
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红。
丘吉尔:打仗就是为了保卫人民把我选下去的权利。
老子的“反者道之动”揭示了物极必反、乐极生悲的道理。无数历史事实一再证实这一理论。功臣被杀主要不是由于国君的随心所欲,而是执政需要;范蠡张良曾国藩识时务,完美收官。
鲁候养鸟
尊重差异
无名,万物之始也;有名,万物之母也。
万物初始是没有名字的;万物在被观测时才诞生。
故恒无欲也,以观其妙;恒有欲也,以观其缴。
我们要摆脱物质的束缚,才能看到“道”的奥妙;总是拘泥于物质,带有很强的目的性,只能看到我们想要看到的东西。
两者同出,异名同谓;玄 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无名(精神)与有名(物质)同处于一处(道),名字相反却又指的是同一个世界。
既要唯物又要唯心,辩证地看问题。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,恶已;皆知善,此其不善已;
天下人都知道了美的标准,就会往那靠,就会有厌恶。
有无之相生也,难易之相成也,长短之相形也,高下之相盈也,音声之相和也,先后之相随也。
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;万物作而弗始也、为而弗恃也,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也,是以弗去也。
老子中的圣人多指统治阶级,类似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哲学王。
主语为万物,弗后面的主语为统治者。
万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圣王创造的,万物自然运转而圣王不指望其回报,以此原理而产生的功劳,圣王也不据为己有。正因不居万物之功,所以他的功劳无法被消灭。
不上贤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xian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
不给贤能之人额外的特权,使民不争权。不赋予物品超过其功能的价值,使民不去做违法的事;不展现可以引起欲望的事物,使民心不乱。
是以圣人之治也: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;恒使民无知、无欲也,使弗智不敢弗为而已。则无不治矣。
强调统治者也清心寡欲,也愚民,类似于圣经中的吃苹果前的伊甸园。类似于站在上帝角度去看人类社会。而法家也强调愚民,但是让统治者有手段、多读书,是站在统治者角度看问题。
让智慧不敢乱作为而已。
但是不太现实,类似于潘多拉魔盒,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关上。吸毒似的现代化享受。
道冲(盅),而用之又弗盈也。渊呵,似万物之宗。
道是空虚的,而使用它时又是无穷无尽的。深邃啊,似乎是万物的本源。
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。湛呵,似或存。
它压抑自己的锋芒,化解自己的矛盾,柔和自己的光辉,混同于尘俗之中。隐沉啊,又好像存在。
吾不知其谁之子也;象帝之先。
我不知道它是从何而来的,似乎是上帝的祖先。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无所谓的仁爱不仁爱,把百姓当作刍狗来自己运转、演戏。
天地之间,其犹橐、管乎?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
天地之间的空间和世界,它不正像风箱、乐管吗?静时不会竭尽,填满着气,运动时就会逃出。
多闻数穷,不若守于中。
博学多闻反而会无所适从,感觉所有人说的都有道理,不如自己内心的想法。
不如守住自己的内心与持中。
谷、神、不死,是谓玄牝,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之根。
谷:空虚深藏,神奇莫测,永存无穷,我们把它叫做玄妙的母体。玄妙母体的生殖之门,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。
绵绵兮,其若存;用之,不勤。
天长地久,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也,故能长生。
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存在,所以才能够长久存在。
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
因此圣王退己进人而反能在众人之先,置自身于度外反而能得到自身的生存。
不以其无私与?故能成其私。
这难道不是由于他的无私吗?所以能成全他自己。